如果你正在網路上尋覓如何消化與朋友相處上的不開心,你並不孤單,其實世界上很多人正為此所苦,而只有認清楚人際關係的本質,我們才可能從此解脫。成年人好好說再見,並好好跟自己和解。
▲ 封面照片 | Jamie Street on Unsplash

先搞清楚,你們之間是哪種朋友關係?
朋友的種類繁多,孰輕孰重猶如冷暖自知,有的時候重感情的你把對方看的重要,但對方不然,無論彼此是什麼關係,都讓人備感不適。故而在決定冷靜處理一段關係之前,應該要先搞清楚,你們之間存在的情感究竟是哪一層級。人際複雜的程度,如髮難數,我粗略將之分為以下幾種:
- 點頭之交 很不熟,但勉強認得對方面孔,只能做到見面打招呼或簡單寒暄。
- 酒肉朋友 對於彼此人格有基本認識,可以一起吃喝玩樂,但特指有難時就消失的損友。
- 普通朋友 關係發展至能做到寒暄、閒聊,自我意識持平,不太會表現出真正的自我,有一定的社交禮儀約束。
- 好友 經過長時間觀察,彼此價值觀、行為模式對雙方都有利無害,比普通朋友再交深的友人,可以共同討論生命中的大小事。
- 閨蜜、知己 閨中密友,女子的親密好友,親密程度僅次於伴侶。
- 金蘭之交、莫逆之交 感情深厚如親人,比知己更要好的朋友、知心朋友、最好的朋友當屬此類。

泛泛人群、浩瀚人海,也許個性外向的人或者成就非凡的人,能較容易更廣泛地社交,但每個靈魂都是平等的,每個人一生當中能交到知心好友寥寥可數。所以能遇到三五好友,一起經歷歲月,也許一起從學生時期跨越到成年人、中年人的階段,真是三十生有幸!
- 萬年閨蜜 一段友誼共同經歷較長的歲月和故事,累積厚實回憶和深沉情感,無人能輕易取代。閨蜜不易,萬年閨蜜甚是難尋。

再好的關係,仍可能存在問題?
現實社會中,關係密切的情感就像坐蹺蹺板,盪著盪著會達成平衡,一旦出現天平傾斜現象,這段關係終究不會長久。再好的朋友又如何? 一旦關係建立的穩定性不如既往,萬年的船也會沉。
- 疏於聯繫
- 價值觀改變
- 愛的最初是關心;愛的盡頭是冷漠
近水樓台先得月,反之。也許你和那位朋友是在學校認識的,或者曾一起共事過,你們認識很久,一直以來你們談論的話題如此相似、相談甚歡,那段生命時光如膠似漆,後來一起從學校畢業,你和她分隔兩地繼續進修,同時間或一前一後進入職場,你們一個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一個是假日不能排休的服務業,你們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少,然後你交了男友,她在工作上遇見了,另一個你…

友情和愛情的本質很相像、很脆弱,我們總尋尋覓覓那個他,不論是愛情上的他,還是友情上的她,我們總盼望著這世界上有一個人能全然地理解我們自己,然後一樣的套路循環著:相識、相近、相信、相戀、相較、相遠、相殺,最後只好,有一種愛叫遠遠關心。
問題到底出在哪? 緣份吧~ 別太把你們之間相處上的問題拿來苛責自己,就像分手的情侶,最成熟回答旁人的分手理由是「我們不適合了」,取代那些互相踢皮球厲數對方過失的橋段,體面分手。
在這個萬物處於高速巨變的時代,你變了,她也變了,也許變成熟、也許變貼合現實,總之你們不是在同一個方向地往前進了。體面分手,願你永遠都過得比我好。

「願你永遠都過得比我好。」
__大S徐熙媛
直到自己親身經歷才知道,原來蔡康永說”人來人往,只是日常”,實屬日常。你有好朋友嗎? 有多要好? 你失去過好朋友嗎? 有多心痛? 原以為愛情善變,投身友情以為能永恆,殊不知善變的是人類,人類的感情只是附屬品。與你分享,我和閨蜜分手步驟:
- 認清狀態
和閨蜜分手不可怕,是一段親密關係再自然不過的社會現象,如花會開就會謝。可怕的是你自己還活在過去的泥沼,不可自拔。
- 分析局勢
畢竟你曾經把對方視為靈魂另一半,讓自己有些傷心的緩衝時間是合理的、有人性的,不要逼自己太緊,在身體和心情恢復之前,請善待自己,別生病。這段時間,冷靜下來,仔細回憶你們之間的剩下甚麼? 有美麗的過去、僵持的現在,那是否有發展性可能的未來?
- 轉身瀟灑
我相信你找到這篇文章時,心早有數。不必潑婦罵街、雞犬不寧,不必可惜你的青春或感情浪費,那些回憶的美好你也曾嚐過,那就好了。

Final
所謂姐妹,沒 有 一 定 要一輩子! BFF
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跟理想中的那些人步入中年,每個階段與你相遇的人後來各奔東西,都是世間萬物輪迴的尋常,任何一段關係無論多親密,終究都有結束的時刻,別對人性抱有太大的期待,都是正常的。
「願你所有的追尋,都能帶你找到平靜。」
__張西
👇最新資訊會放在粉絲專頁上👇
歡迎來玩哦😁😘
#我是文青粉藍
#感謝您的收看